立即下载
酃 湖 三 景
2005-05-09 10:52:45 字号:

 

       久居酃湖农村,笔者不仅沉醉于农村空气清新,景色秀美,生机盎然,更沉醉于农民们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和现代农村的小康新景象。
     新景一:现代别墅建起来。走进酃湖的各村落,最显眼的便是掩在绿树果园间的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有的以大理石贴面,宏伟气派,有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有的邻道一字排开,有的依山傍水,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将现代建筑风格与农村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自90年代以来,酃湖农民的建房便经过两次式样改革。第一代是庭院式结构,分正、偏屋,正屋为二层砖瓦房,上下结构一致,一个堂屋带二到三间卧房,偏屋用建房的边角余料建厨房、厕所、猪栏等杂屋。第二代便是仿城市居室建造的别墅式住宅,一般为两到三层不等,除一层的大厅外,其余为卧房、厨房、洗手间、车库等,各类用房一应俱备,功能齐全,且内部装修完备。要建好这样一幢别墅式住宅,少则十万,多则达五十来万。酃湖农民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源于种养业的发展,依据城郊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生猪养殖产业逐渐成为酃湖的主导产业,各类种养大户层出不穷,村民平均收入与年递增,衣食无忧的农民从改造居住条件开始提高生活质量, 建村民小别墅成为酃湖的新时尚,2004年底,该乡仅光明一村便新增别墅式住宅10幢。
       新景二:技术培训热起来。在酃湖的葡萄园中经常可以看到园中三五成群的农民聚在一起研究种植技术,某某又引进了新品种,某某又购进了一种新型农药,某某又摸索出了一套新方法,葡萄园既是劳作场所又是农民们技术交流的课堂,一些种植新手便趁机在园中“跟班实习”。种养业的迅猛发展,无公害种养的高效益使酃湖农民兴起了技术培训热潮。每年该乡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各村根据自己的需要开班授课,授课的有乡农技站和区农业局的专家,也有本乡本村的土专家,全乡每年由政府组织或农民自发组织的培训班达200多期,涉及葡萄种植、生猪养殖、精细蔬菜种植等,一些专业村组还自发举办技术交流会,每月1-2次将全村组的种养户集中起来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葡萄种植协会、蔬菜种植协会、生猪养殖协会、花卉苗木协会等近10个农民协会适时而生。有了技术的农民甩开膀子干,全乡优质葡萄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无公害葡萄种植面达3000多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近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不仅占领了超市市场,而且畅销广东、江西、广西等周边地区。
       新景三:城里妹子娶进来。老周家小儿聚亲了,车队开进村里时鞭炮声大作。“是冶金厂的,与老邓家大儿媳妇是一个车间的” “酃湖的小伙子眼光高,尽找城里妹子呀!”村里人一边谈论着一边赶着去喝喜酒……酃湖在全市是有名的人多地少,父辈们都知道这样一句民谣:养女莫嫁酃湖町,萝卜青菜煮稀饭。见了谁都开心的媒婆们唯独看到酃湖的便把嘴巴翘得老高,村里的妹子一心想走出酃湖,有人开玩笑,喝不上稀饭嫁酃湖。在80年代,有一户人家聚了个媳妇是城里待业青年,乡里人娶上城里妹如爆炸性新闻在全村广为流传,成为村人谈论的焦点,而如今已视为寻常。如今酃湖的小伙可出了口气,邻县的姑娘托亲嘱友想着法子嫁到酃湖来,“地方好,人勤快,家富有”成了媒婆们最有力的说辞。村里的妹子舍不得跑了,不愿嫁出本乡,城里妹子稀罕这里人勤地富纷纷下嫁。酃湖的小伙子终于扬眉吐气了。

来源:珠晖新闻网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